健康生活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健康园地 > 健康生活

初冬养生谨记九个要点

浏览次数:日期:2017-07-13 14:01:49

1.饮食增苦少咸

冬天肾的功能偏旺,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,肾气会更旺,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,使心脏力量减弱,影响人体健康。因此,在冬天里,要少食用咸味食品,以防肾水过旺;多吃些苦味食物,以补益心脏,增强肾脏功能,常用食物如:槟榔、橘子、猪肝、羊肝、大头菜、莴苣、醋、茶等。

2.早睡晚起身体好

中医理论认为,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,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,合理安排起居休息。当太阳升起时,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,交感神经开始兴奋,这就意味着你该起床了。冬季白天缩短,夜晚增长,人也应顺应“冬藏”原则,适当延长睡眠时间,将作息调整为“早睡晚起”,比其他季节早睡一两个小时,再晚起一两个小时。专家提醒,本就阳气偏弱的老年人,最好等太阳出来再起床,以避寒邪。否则,很可能因受寒引发感冒、咳嗽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,甚至诱发心绞痛等意外。

3.皮肤干燥多喝水

冬天天气较干,而现在又处于逐渐变冷的时期,一些过敏体质较容易产生一些皮肤问题,比如慢性湿疹,皮肤瘙痒、干裂等症状。尤其是老年人,身体抵抗力较差,则容易出现皮肤问题。要及时补水,但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,也不要说每天非得喝够十杯、八杯。要保持饮水量,应间断性喝水。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,不要超过300毫升,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,不要一次大量饮水,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。

4.起居上要注意保暖

初入冬季,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。中医认为“寒性凝滞,寒性收引”,天气寒冷,则关节痛、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。保暖是第一要务,尤其是对肩颈部、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。对于老人家,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,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
5.食物温补来帮忙

冬季选择属性温热的食物或药材进补,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、气血活络,能达到御寒的作用。有温补作用的食物一般是红色、有甜味的食品,辛辣味调味品及食物,也有暖身的效果,有助促进新陈代谢。适合冬天食用的温、热性食物如,羊肉、牛肉、海参、南瓜、栗子等。在烹调或食用寒性的食物时,可加入一些热性的葱、姜、蒜、胡椒、辣椒、人参、黄芪、陈皮等调味料或中药材来调和。女性日常可以用枸杞子、红枣、人参、龙眼肉或生姜,冲泡茶水饮用,也能发挥御寒的效果。

6.早餐多食热粥

营养专家提倡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,常吃此类粥具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。晨起服热粥,晚餐宜节食,以养胃气。特别是糯米红枣粥、八宝粥、小米粥等最适宜。此外,还可常食可安神养心的桂圆粥、益精养阴的芝麻粥、消食化痰的萝卜粥、养阴固精的胡桃粥、健脾养胃的茯苓粥、益气养阴的大枣粥、润肺生津的银耳粥等。

7.双脚注意保暖

支撑人体生命大厦的双脚,素有“第二心脏”之称。但脚部皮下脂肪层薄,保温性能差,又远离心脏,若长时间下垂,易使血液循环不畅。脚一旦受寒冷侵袭,就会通过神经反射,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,血流量减少,抗病能力下降,使人发生感冒。因此,要注意脚部保暖,防范“寒从脚下起”。穿的鞋袜宜保暖透气、吸湿性好,鞋底要防滑,脚暖则一身皆暖和舒畅。每天晚睡前,用42℃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。然后按摩脚掌的涌泉穴,可起到滋阴补肾、调理脏腑、舒通经络、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。

8.每天晒太阳30分钟以上

晒太阳对养生很有帮助,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、防治骨质疏松、皮肤组织受到温热的良性刺激,促使表皮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加速,活跃细胞新陈代谢,改善皮肤组织营养状况。除了上面的好处外,冬季晒太阳还能让人感到温暖。一天当中,上午6点到10点和下午4点到5点的两段时间,紫外线中X光束成分多,有利于骨骼的正常钙化。但在任何季节的上午10点到下午4点,由于紫外线过强,最忌长时间曝晒。每次晒冬阳最好持续半小时至一小时,最好穿红衣服,其次是白色,不要穿黑衣裳。晒冬阳的时候容易犯困,聊聊天可以防止入睡着凉。

9.别拒绝运动

冬天,不少人会中止健身活动。研究表明,空气和皮肤温度间的差异刺激,能加强体温中枢调节活动,使皮肤血管收缩,提高肌肉兴奋性与收缩能力;同时有效改善内脏功能。经常从事户外体育锻炼,可增强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。所以,掌握科学方法,进行多种健身锻炼,同样收效良好。冬季可选择慢跑、跳健身操、打太极拳、室内器械练习、冬泳等。

很多老年人有晨练的习惯,当然这对身体健康很有利。但是到了冬天,晨练时间不宜太早,否则容易伤害人体中的“阳气”。假如在太阳没出来之前进行晨练,此时空气中积存了一天一夜的二氧化碳等各种污染物质,人们容易遭受寒气、雾气和浊气的伤害,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。(内容来源于网络)